老葉談外貿:展覽會 企業“走出去”捷徑(摘自民營經濟報)
日期:2005-07-18 作者:管理員
■葉中平
“朱小姐,4月剛在廣交會見到您,今天又見面了”。剛進入7月5日舉行的香港夏季禮品、家庭用品及玩具展現場,我就碰到了一位老朋友。這次展覽為期4天,共分為5個主題展區,參展商數目逾1250家,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公司還在場內設立了獨立展館。
看展、參展,筆者一直都情有獨鐘,在美國、德國、英國、意大利、迪拜等國家都留下足跡。筆者一向認為展會對一個企業來講非常重要,無論是參展還是看展都會從中吸收到很多有用的東西,尤其是這些信息能夠有力地推動企業的國際化進程。
展覽有很多類,在地域上分有國內展、國際展,在功能上分有綜合展、專業展。各種不同的展覽反饋出的信息是不一樣的,比如類似德國法蘭克福家庭用品展這樣的專業國際展,它反映出來的是歐洲市場家庭用品的發展趨勢和變化。
上文提到的朱小姐,筆者與她認識了七八年,在她的公司發展過程中,展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初,她利用義烏成為國內小商品市場集散地的優勢做貿易代理,多次參加國內各種展會收集市場信息,然后開始自己辦廠,由純貿易到工貿結合。而后又利用參加廣交會及境外專業的展會,迅速向國外發展。時至今日,她的公司已經頗具規模了。
每個參展的企業最直接的目的是把自己的產品推介出去。利用大型的展覽,可吸引人氣和目標客戶,而且還可以面對面地溝通,使您有機會向他們介紹產品,了解他們的要求。這是一種有效地開發、維護客戶以及與客戶進行交流的場所與機會。出口型的中小企業參展是開拓海外市場的一個重要渠道,是互聯網不可替代的。
當然,找到合適的展覽及市場對企業也非常重要。這次的香港展,浙江義烏商會組織了40多家企業去參展。義烏是我國出名的小商品集散地,后來轉為生產基地,而且這兩年各地批發市場的興起,使義烏這個國內市場集散地的優勢在減弱,義烏因此開始大步轉向國際市場,要成功造就外向型的義烏。他們非常清楚展覽會的影響力。
對于展會筆者所在公司一直非常關注,國際上著名的三大家庭用品展———香港家庭用品展、法蘭克福家庭用品展和美國芝加哥家庭用品展,我們都參加過。國內的廣交會,我們必然參加。而每年廣交會,都有很多沒能拿到展位的中小企業的老板想方設法弄張200元/天的門票。因為他們明白,了解市場信息、把握市場動態是一門重要的功課。展覽會是企業“走出去”的捷徑。
(侯穎/編制
《民營經濟報》(2005年7月18日 天下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