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茶座 心態與眼光(摘自珠江商報)
日期:2005-08-01 作者:管理員
商務茶座 心態與眼光
商報記者吳光琛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發展,制造、研發、營銷、管理和資本的國際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企業間的競爭將不再局限在某個地域、某個國家,也就是說企業參與國際的競爭己是一條必然要走的路。然而,怎么走,如何才能走好,對于中國企業來說,的確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在這個課題面前,作為中小型企業的寶麗雅,卻給出了一個有益的答案。
寶麗雅董事長葉中平認為,中小企業的國際化,最重要的是要有開放的心態和前瞻性的思維與眼光。從心態來說,寶麗雅的確很開放,從1996年在迪拜簽訂第一張出口訂單開始,10年來,寶麗雅堅持一步一個腳印,先易后難,循序漸進。這一點,從寶麗雅以迪拜為突破口而非從歐美切入,便可略見一斑。作為中小企業,要想在國際市場上獲取成功,對自身資源的客觀準確的評估,是非常關鍵的。這就需要一種積極開放的心態,有一種前瞻性的思維與眼光。
葉中平的前瞻性思維與眼光表現有四:一是對市場選擇的前瞻性。以迪科展會為寶麗雅國際化競爭的切入點,不但規避了歐美市場可能出現的高風險,而且降低了寶麗雅進入國際市場的門檻,為中小企業進入國際市場提供了一種新的思維;二是對產品選擇的前瞻性。寶麗雅在國際市場上的產品競爭,采取的也是先易后難的策略,先選擇國際上需求自己又有優勢的產品進入,然而再推而廣之,全國走向國際市場等等;三是競爭戰略的前瞻性。目前,國內很多企業品牌商標直接用中文拼音,致使很多外國人不知其意,直接影響到企業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而寶麗雅在創辦之初,就同時采用了中、英文的注冊方法,而且巧妙地將商標名嵌入到企業的消費者和經銷商一目了然;四是對國際市場變化的準確預測。無論是對市場,還是對政策變化的預測,葉中平都獨具慧眼,從而規避了許許多多的市場風險。
中小企業的國際化之路,并非簡單的產品外銷或OEM,而應該在國際市場上營造一個使企業能夠健康成長的國際市場空間,并且能夠切實地保障企業自身在國際市場上的發展與利益。從這一層面來說,記者認為,寶麗雅的國際化略與經驗值得廣大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思考和借鑒。
《珠江商報》(2005年8月1日C版 商務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