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中小企業高速發展的推動力(摘自珠江商報
日期:2006-01-17 作者:管理員
上市:中小企業高速發展的推動力
——江浙上市公司考察有感三
摘自《珠江商報》(2006年1月17日 要聞/時評)
葉中平
“永隆實業”是浙江紹興的一家上市公司,也是于2002年國內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紡織品生產企業,截止到2004年其總資產達到8.7千萬元,比未上市前增長了5.5倍,可是誰又能想到三年前的2001年12月,“永隆實業”的總銷售額僅僅達到6千萬,總資產只有1.3千萬元。
上市對中小企業自身發展和推動的作用從江浙企業上市故事可清楚地看到,上市不僅可以幫助公司改善治理結構,提高企業經營水平,而且還有助于企業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提高企業形象,更為重要的是大幅增加公司總資產,提升銷售業績,使中小企業駛上做強做大的高速路。好多人認為:企業上市的前提一定是需要企業有龐大規模,巨大的銷售額,而這次江浙之行所看到的情況就否定了這個看法。在浙江紹興的8家上市企業中,有5家上市公司在上市前的總資產低于3億,尤其是浙江古越龍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在上市前的總資產接近3億,而到2005年9月30日,其總資產已經達到了22.2千萬,是上市前的7.3倍。同樣,江蘇江陰的凱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12月28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到2005年9月30日其總資產達到了17.7千萬,比1999年的總資產額翻了近十翻。正如同行的珠江商報記者吳光琛老師所言:“上市,打破傳統的‘滾動式’發展模式,把握‘快魚吃慢魚’的現代市場競爭法則,充分運用好資本市場,迅速將企業做強做大。
順德的中小企業數目眾多,其中資產在0.5億~2億之間的企業占了大多數,很多企業的情況與江浙的這些上市企業上市前很類似,所以江浙企業上市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根據這次考察的經歷,筆者總結了他們成功的經驗,具體如下:
一政府各部門清楚認識到推動企業上市,地方政府是最大的受益者,上市企業大力拉動地方的第二及第三產業的高速發展,大幅增加地方的稅收與GDP。所以政府部門高度關注企業上市,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環境,讓這些上市公司股東真正享受到政府的優惠政策。政府的這些舉措也大大地降低了企業上市成本,極大地調動了企業上市的積極性,從而促進了企業上市的步伐。
二政府用各種方式及渠道提升企業家對上市的認識,解放思想,幫助他們積極尋找渠道上市。榜樣的作用是巨大的,通過幾家企業上市后高速發展的個案,企業家們在現實課堂感受到資本市場巨大的魔力,正如紹興縣上市辦余勇智主任所言:“以前是政府找企業上市,現在是企業主動找政府要求上市。”
三上市的主體是企業而非政府,在江浙有相當一批的企業家主動想辦法利用現代資本市場,并且積極探索新方法。在政府為他們創造環境的同時,企業自身也主動出擊,通過合股、買殼、境內境外單獨上市等各種途徑實現上市。
江浙一帶良好的上市氛圍不是一天兩天就形成的,是政府、媒體、企業等社會各界的長期共同努力的心血結晶。對順德的企業家來講,解放思想接受新觀念需要擺在首位,順德政府引導企業上市的工作已經全面展開,在2005年1月,順德政府出臺了《關于促進企業上市的工作意見》,要求各部門為企業上市提供綠色通道,并提供大量支持企業上市的優惠政策,還印刷了《順德企業上市手冊》,對順德民營企業提出了殷切希望。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企業家仍然停留在等做到非常大的規模后再上市的觀念上,只怕會錯失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