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企業博弈內需“蛋糕”
日期:2008-01-07 作者:管理員
內需市場,在中央政府4萬億元刺激方案和廣東出臺的“刺激經濟十六條”下,讓飽受出口萎縮的佛山企業看到了轉型的方向。
在去年底出臺的《佛山市關于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若干意見》中,佛山市提出的20億元財政預算,更是從政策層面明確鼓勵加工貿易企業拓展內銷市場。
然而,在產品、價格、文化內涵、營銷模式、結算方式等各個方面,國內市場對于外向型企業來說,都是完全不同的模式。內需市場這塊巨大的蛋糕,是否就是所有出口企業的“療傷藥”?
抵擋不了的誘惑
前不久,順德紡織商會邀請會員企業參加國際展會,沒有想到的是,竟然有企業拒絕了這次邀請。拒絕的理由很直接,因為這些企業正在謀劃培育自主品牌,搶占國內市場。
“廣東應該把當年打內銷市場的激情再度點燃。”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周其仁9月發出這樣的聲音。
這樣的聲音并不孤獨,在中央政府4萬億元刺激方案和廣東出臺的“刺激經濟十六條”下,如何爭食巨大的內需市場,已經成為佛山企業界共同思考的熱門話題。
實際上,不少企業已經開始行動。據順德紡織商會統計,該商會不少企業都表示將擴大國內的生產業務,減少國外業務,國內業務的增加率有30%—50%的增長幅度。
在12月1日國家商務部發起的“家電下鄉”工程中,順德美的、格蘭仕、海信科龍均有產品中標,首次加入下鄉的隊列。而海天醬油、廣東溢達紡織等企業也都在追加投資。這些企業的舉動顯示出對內需驅動下新一輪經濟的信心。
“出口轉內需,是當前形勢下企業的必然選擇。”佛山市委黨校副教授趙起超認為。
內需市場企業升級的動力
以前,有不少小家電企業因“競爭太惡劣利潤太微薄”而對內銷市場不屑一顧。而如今,小家電兵團不得不重新審視這一龐大的市場蛋糕。
“我們的目標是,盡快讓內銷的產品達到產品總量的30%。”億龍電器總裁周傳偉告訴記者。據其透露,目前億龍95%的產品出口到國外市場,但接下來億龍將進行調整,采取內銷、外銷并重的策略。
德豪潤達、燦坤、九陽、蘇泊爾是目前國內比較大的小家電巨頭,其中德豪潤達、燦坤以出口為主,而九陽、蘇泊爾主攻內銷市場。然而,后者的發展形勢要比前者好。
“無論是管理、技術還是產品質量,德豪潤達、燦坤并不比九陽、蘇泊爾差,但就是由于后者擁有自主品牌,有了品牌就有了定價權,因此抗風險能力要大得多。這應該引起小家電業的思考。”周傳偉說。
一個共識是,在目前成本大幅上漲的情況下,對于50人以上的企業來說,純加工的業務只會讓企業虧本,只有做貼牌或自有品牌業務才能維持企業運行。
據悉,不少順德企業已經開始引進更先進的設備,并改變管理模式加快開拓內銷渠道,或者給國內企業做貼牌的同時培育自主品牌。
轉型內銷必然需要在自主品牌、營銷渠道上下更多的功夫,這隱約成為佛山加工出口企業升級轉型的一大動力。
出口轉內銷企業的“救命稻草”?
早在8年前,億龍電器就開始走內銷之路。但時至如今,內銷仍只占銷售總量的一小部分。
“外銷與內銷完全不同。由于審美觀念不同,外國人喜歡的產品,中國人不一定喜歡。若想內銷成功,首先必須在產品設計上下功夫。”周傳偉告訴記者。
實際上,在產品、價格、文化內涵、營銷模式、結算方式等各個方面,內銷市場對于外向型企業來說,都是完全不同的樣子。佛山市經貿局負責人承認,佛山企業關注內需市場的同時,必然需要加大人力、財力的投入,但并不是每一個企業都會成功。
歌納潔具在去年準備進入國內市場,但通過對國內市場調研和企業自身發展考慮,反而決定暫時不考慮國內市場。
對于堅定拓展內需市場的企業,銷售渠道可能將是最大的障礙。令企業擔心的是,由于銷售終端渠道的壟斷,形成對生產企業經營內銷極不公平的條件,最終體現為交易成本過高,回報遠遠地低于出口市場。
不過,趙起超認為出口企業轉內需有他的優勢所在。“出口產品所適應的國際技術標準相對較高,轉攻內銷市場的技術標準變化,在成本支撐上會有所降低。”
本報記者賈抒雷輝
學者觀點
拓展內需企業需要“伙伴”
“出口轉內需,是當前形勢下企業的必然選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佛山社會經濟發展研究所所長趙起超首先強調這點。
在出口企業訂單大幅下滑的局面下,拓展內需市場成為當前企業的一大熱點。出口企業拓展內需市場,必然在產品設計、品牌建設、設備投資、渠道建設等方面都需要重新投入,成本開支的增長,對于本就處于困難中的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尷尬。
企業組盟可共享資源
趙起超認為,尋找同類企業進行戰略重組是應對成本的一個對策。佛山出口企業的產品在國內市場都能找到同類的內銷企業,與這些企業達成同盟,共同營造國內市場,同時也可以避開競爭。
這種同盟關系的最大益處是資源共享。內銷企業擁有成熟的銷售渠道,并且對國內市場特性、結算方式等更為熟悉,這是出口企業所不具備的。另外一方面,后者的國際市場經驗、生產技術也是一種優勢。“這對雙方都有好處。”
他表示,出口產品的標準和價格,可能有所超出國內百姓目前的消費能力,因此企業也需要通過與金融機構的合作,利用各種政策開發消費潛力。“國家投入了4萬億元擴大內需,各地方政府也有大手筆,這些投資肯定會有一部分轉化為百姓的收入,關鍵是如何讓這些收入從儲蓄機構中出來,進行消費、投資。”
政府應充當“先鋒隊”
在去年底出臺的《佛山市關于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若干意見》中,佛山市提出20億元的財政投放,引人注目的是,佛山從政策層面開始明確鼓勵加工貿易企業拓展內銷市場。
廣東省社科院科研處處長丁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企業進入國內市場的難度要比打入國際市場更大,因為不存在比較優勢,甚至內地省份具有更大的低成本優勢。中小企業要“抱團取暖”共同開拓國內市場,而且需要政府來打頭陣,“學習溫州模式,政府做‘炮兵’進行公關,中小企業做‘步兵’合作配合,之后共同分享國內市場。”
實際上,佛山市政府已經開始嘗試。去年,政府就帶著企業到內蒙、福建等地開拓內需市場,同時擴大國外新興市場。經濟學科班出身的佛山市市長陳云賢認為,對那些市場有需要,卻沒有足夠能力做的事,政府應該先行介入,一旦市場能夠接過來,政府就迅速退出。
趙起超認為這是一種積極的方法。“政府應該充當企業開拓市場的先鋒隊,與其他地區政府進行談判,取消企業進入市場的各種限制,創造有利條件,然后讓企業沖進去。”
賈抒
企業觀點
佛山市衛浴專業委員會會長、歌納潔具董事長朱云峰:
出口企業轉內銷不一定是好事
從2000年開始,歌納潔具已逐漸從國內市場實現了產品全出口的轉變。而在目前經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歌納潔具董事長朱云峰表示,暫時不考慮轉向國內市場。他說,歌納潔具去年準備進入國內市場,但通過對國內市場的調研和企業自身發展考慮,決定暫時不考慮進軍國內市場。
對此,歌納潔具總經理楊間賢認為,企業長期都是從事出口產品,與國內產品在質量要求上會有不同,其營銷手段也不同。該公司已與國外商戶建立了長期的合作聯系,轉向國內市場并不一定是好事。應對金融風暴,目前企業會把歐美市場逐漸轉向中東等地區來減低影響。
朱云峰表示,目前歌納正通過加大新產品的開發和銷售比重來消化這一系列所造成的成本上升。目前該公司提供給客戶的產品有三分之二是新開發的產品,有些產品在出口報價時已經把原材料上漲、人民幣升值等因素考慮在內。作為佛山市衛浴專業委員會會長,他認為在今年這種嚴峻的市場情況下,佛山衛浴企業一定要通過提升產品附加值、開發新產品和拓展市場來渡過難關。李慧君
廣東寶麗雅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葉中平:
企業產品“通道”可以考慮給專業公司打理
“企業要發掘自己的優勢,找到產品‘通道’。”金融危機下內需市場前所未有地受到各界關注,在葉中平看來,首先要解決眾多企業產能過剩的問題。在之前,作為“世界工廠”珠三角地區因為成本優勢,源源不斷的定單從歐美等地區“飛”過來,而現在受金融危機影響,國際市場的萎靡讓很多企業產能“空閑”起來。
對于企業如何打造自己產品的“通道”,由于與國外市場相比內銷市場“陷阱”更多,主要體現于銷售終端渠道的壟斷,形成對生產企業經營內銷極不公平的條件,最終體現就是常說的“交易成本過高”。
葉中平認為佛山眾多中小企業可以考慮把自己產品交給專業的營銷公司來打理,甚至企業可以“聯合起來做‘通道’”。對于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他認為如果能建立一定機制降低交易成本是企業最需要的。
對于佛山眾多中小企業在內需市場將要面對的競爭,葉中平認為珠三角地區企業與長三角地區相比,一直存在“渠道建設不足”的短板,這意味著珠三角企業在競爭中將面臨更多挑戰。
黃琪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