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與PE
日期:2008-04-01 作者:管理員
VC與PE
——葉中平08-04-01
一次帶幾位福建工廠的老板游香港中環,當他們聽到中環不少寫字樓每月的租金是每平方米600~700元,還有一年一平方米租金要2萬元時,疑惑地問我:這種一年一平方米的租金幾乎等于國內不少地方商鋪的售價的寫字樓,這些租樓的公司做什么生意而可賺這么多錢,來承擔這么貴的租?
這問題問得好!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中環寫字樓的不少租客就是資本營運高手,香港人稱“芬佬”的就是一批經營“基金”的“人精”。
“Fund”就是“基金”的意思,廣東話英文讀音就是“芬”,這些 “芬佬”即是運作基金的這群人。而基金中在資本市場比較突出的就是VC與PE。
VC (Venture Capital),風險投資或稱創業投資,PE(Private Equity)私募股權投資,是今天資本市場重要的投資企業資金。如企業要這種錢的話,就要對這二種錢的特點有所了解。隨著深圳創業版的建立,VC與PE就有更多曝光機會。
VC和PE都是一筆錢,并由一公司管理,并投資到企業中并擁有企業股權,等合適的時機,就把企業股權出售,賺取資本增殖。VC會入股新辦的企業,當它認為這企業有大的成長空間,就會可能投資,而交換的是企業的股權。所以它一般針對創新型商業模式的企業來投資。當時馬云的阿里巴巴,就是獲得VC的投資。也有的VC是投資相對成熟的企業,如一些有能力很快上市的企業。而這種VC就跟PE很接近了。PE一般是針對有業績可查的相對成熟型企業的投資,同樣交換的也是公司的股權。
那VC與PE的資本營運高手如何有這么大的賺錢能力呢?他們又經營什么產品而獲得這么大的盈利能力?他們是智商(IQ)特別高的一群人,就是所謂的“人精”;其經營的商品是一種非常有特殊性的品種,品名叫“企業”。因為其經營的商品價值特殊,并可能發展成大的賺錢能力的機會。若你手上的商品會發展為微軟、中移動一樣企業,那等于你種了一棵搖錢樹了。
經營的特殊商品,就是賺大錢的機會,就是為何這幾年國內經營房地產的老板們荷包腫脹的原因。一個住宅單位,對于不少人來講是為之一生奮斗的重要東西,所以這商品很特殊。加上國內經濟起飛,人們收入提升,以及土地資源的緊缺等多種因素,使房地產公司收益大幅增加。雖然近期房價下調,但今天中國的環境,中期看房價還是要上的。
VC和PE投資于企業,一般都不參與企業的日常運作。一個名詞叫“對賭協議”,常跟投資基金一起出現。高速發展的蒙牛當年就是與摩根公司簽了這個協議。摩根除了投資于蒙牛中,并先談判好蒙牛在約定時間的業績成長率,若達不到這比率,蒙牛要免費讓出若干股權給摩根。若達到了,蒙牛又會得到若干的獎勵。這種經濟家常講了激勵機制被這種“對賭協議”充分體現出來。
既然VC與PE的投資換來的是股權,但這股權對于這些基金公司來講是“商品”,其必須要出售套現,而他們的套現叫“退出”。退出的方法一般為企業上市或其占企業的股份出售給其它公司。所以引入VC或PE的企業是必須清楚,你跟對方是在“拍拖”的,永遠不會結婚的。一位新加坡PE的總裁告知筆者,他公司的投資于一個企業時間平均為6年。
廣東企業中,引入這二種基金的不多。若企業需要一大筆錢后可以快速提升價值的,可考慮引入VC或PE,快速把企業發展起來。同時這類基金進入企業,改造企業同時也改造企業家,因它不僅提供資金,也提供資本規則。在碧桂園上市過程中,我們也看到這些基金在操作身影,因為他們是專業經營“企業”這種商品的人,且可使你的企業的價值更大化,而同時基金也為自己的投資獲得更大的利潤。
(筆者電郵111@86757.com歡迎指正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