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的擴大就業的措施之中國化設想
日期:2008-11-07 作者:管理員
本文節錄后于2008年11月7日豋于《珠江商報》,作者;葉中平
一位非洲黑人的兒子奧巴馬當選了美國的總統,開創了一個新的奇跡,再次證明美國的創新文化。
筆者在珠江商報七月十六日發表的《企業家需要適合創新的制度》(/shownews.asp?id=1031)一文就指出,筆者美國的朋友認為美國要轉變了。今天的事實也說明,這個“轉變”是美國的民意。奧巴馬的當選相信國內的媒體會從不同的角度來報道,而筆者對他在競選中講:對美國企業增加一個就業機會可作3000美元來扣稅的方案特別感興趣。
上周筆者為珠江商報專欄寫了《大量失業的警鐘已拉響》(/shownews.asp?id=1055)一文,講述了在今天的國際與國內環境下,因產能過剩中國將出現大量中低技能的勞動人口就業問題,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是政府與企業都在思考的。奧巴馬的這個方案對我們有何啟示?
筆者順著這個方向思考,這是可以作為一個過渡性方案的,如試行一年,對企業新增參加社保的人員,每人每月補助100元,作為企業承擔的社保的部分開支,這可減少企業的負擔,增加企業用人的意愿。但這數值是多少,即政府為此要多付出多少錢,筆者沒有這個數,若假設在順德購買社會保險的新增人數為5萬人,則政府一個月就要為此支出500萬元,一年就是6千萬元了。而這金額由哪級政府支付呢?以及地方的財政可否承擔等因素的問題就出現了。對這方案我們先不討論金額,這方式使發達地區的負擔增加,且補貼外地區的就業人口。但反過來想,也是這些外來的就業人口才支持了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
今天的環境,企業的確期盼著政府幫助過冬的措施,這個建議也只是一種想法。但具體的方案還是要中央政府和各級政府思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