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捍馬之馬上賺錢法
日期:2009-06-04 作者:管理員
葉中平
昨天的一大新聞是民企的四川騰中重工機械有限公司與在處理破產流程中的美國通用汽車就收購旗下的“捍馬”品牌達成諒解備忘錄。這應是不少中國人高興的事,我估若成功話應是中國大國復興中于經濟領域上一重大事件了。
我是跟汽車玩大的,對于汽車是個幾專業的人士。但對捍馬,是于媒體中認識的,是早幾年前山西一煤老板一次為自家的多位男性親屬購了應可組成一個捍馬車隊的故事。于今年初北京大學光華華南校友會的年會上,我抽到一手機,回家打開合一看原來是捍馬牌子,女兒按上電源開關,一臺剛陽十足的捍馬的圖片出現了,現成了這8歲小女孩的用品了。而早前于順德環市北路一家具店門前停了一輛加長黑色的捍馬,據講這車牌為粵X的車是順德一家具廠老板的,多作接待客人之用。
近十多年,國際上的汽車品牌收購的故事不少,但據統計成功的事例不多,較新的是上汽收購韓國雙龍,最后因勞資問題而退出。這么多不成功的故事,可能跟汽車品牌背后所代表的品格、價值觀有關吧。我并非認為這次收購捍馬就不成功,你看于01年中國入世時,大家都擔心中國的民族汽車產業可否能存活。但今天的比亞迪車常于街上與你會面,于埃及我還見不少的奇瑞車呢。
據講這計劃的價值美元5億,即約35億人民幣。我先假設這個價格己使這四川的企業可以獲得了‘捍馬’這個汽車品牌,其除了繼續運作這家美國公司外,對當地的員工首先差別是大老板變成了黑頭發黃皮膚的中國人了。這點不再表述,我在想如何馬上把這35億人民馬上賺回來的方法。
設想的方案是利用‘捍馬’在中國的知名度,用‘捍馬’新推出10個型號(現有三個型號),按一個型號售給一家中國國內的汽車工廠,每個型號出售價5億計,就可收入50億了。這是品牌持有者之想,誰會接受呢?接受者的數又是如何計? 假設長城汽車,把品牌變成捍馬,出售1萬臺‘捍馬’,這品牌使每臺車增值5萬元(假設銷費者接受),5億不就回來了嗎?而自已還擁有了這個型號的‘捍馬’品牌。
那接受品牌的中國工廠,數還是可計的呢!而為免所出售的品牌對外國影響,四川這品牌的持有者,他還可以規定這些品牌出售范圍只可于中國。如市場調查認為,國內汽車廠對‘捍馬’反應奇好的。這企業還可選擇把‘捍馬’品牌只出售一定時間,如5年的品牌使用權給中國企業…。
這是一個假設的品牌資產交易的例子,會真嗎?相信現實中應已有這類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