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稅再上調效果不大?
日期:2009-06-11 作者:管理員
出口退稅再上調效果不大?
順德外貿業內人士認為,退稅不在于利潤,而在于拿到更多訂單
文/本報記者吳日輝
近日,財政部延期8天發布公告,從6月1日起再次上調2600多種商品的出口退稅率。順德企業反應不一,但順德政府外貿部門以及外貿專家都認為,退稅不在于提升利潤,而在于能幫助拿到更多訂單。
解讀:兩個點的利潤給了誰?
這是今年第三次和去年8月以來的第七次上調出口退稅率。國家頻繁上調出口退稅率,其深層次原因是什么?出口退稅上調對出口企業到底有沒有效果?出口退稅上調的利潤都給客戶拿走了?
順德經貿局外貿科相關負責人認為,出口退稅再次上調對涉及到的順德企業來說是利好,“出口退稅上調不是補給企業多少錢這么簡單,因為中國通過公開宣布上調出口退稅這種方式,外國客商自然會知道,他們就會迫使企業降低訂單價格。但更低的價格能夠幫助企業拿到更多的訂單”。
外貿專家、順德寶麗雅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葉中平感覺這次的出口退稅上調有點奇怪:“8號發布公告說從1號開始上調,公告的時間與執行的時間提前了8天,在我印象中以前是沒有過的。之前我跟朋友也有討論,預計可能會在6月底或7月初上調,但沒想到現在就上調了。這說明目前出口的環境相當的惡劣,實體經濟中的出口制造業中的不少企業還是在生存中掙扎,國家總體出口數據還沒有達到預期,這就可理解占GDP的32.5%的出口還沒有走出低位。”
至于有媒體報道說出口退稅利潤被買家拿走的觀點,葉中平并不認同:“今天的中國制造已面對印度、土耳其、越南等國家的挑戰,報價差這二三個百分點就已是可否接到訂單的問題,把退稅的利益讓給市場、讓給客戶、讓給海外消費者,是提升中國產品競爭力的一個操作性強、立竿見影的做法。”據悉,按WTO的原則,中國實行17%的增值稅,而很多與中國競爭的國家大部分還是出口零稅率的,“把這17%退回給企業是合理的。”葉中平認為,若我國把退稅作為一種不公開的補貼,就有違了WTO的法規了。
近年來,美國等國家對中國提出反傾銷、反補貼調查,葉中平認為,所謂的反補貼指的是政府補貼,而不是退稅行為,“我專門請教了中國第一單美國企業告中國企業的補貼案的律師,他們回答是反補貼案是涉及各級地方政府的法規與管理辦法,中國企業取得好的稅率的難度比反傾銷高多了,各級政府應該注意這個問題”。
反應:有好處但效果不大
記者從此次上調的出口產品目錄中看到,涉及順德的主要有部分機電產品核心部件、鋼鐵制品、家具、玩具、部分紡織品等。如將箱包、鞋帽、玩具、家具等由13%提高到15%;將部分塑料、陶瓷、玻璃制品由11%提高到13%;將剪刀等小五金制品由5%、11%分別提高到9%、13%。
順德志達家具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梁劍濤認為,目前出口市場衰退還是很明顯,公司出口比上年同期下滑比較厲害,但環比上月有回升,“國家再次上調出口退稅,在這關鍵時候拉企業一把,能夠降低企業的成本。”據悉,此次上調的家具產品主要是木制家具。但另一家樂從家具企業老板告訴記者:“出口退稅上調兩三個點對企業來說沒有多大效果。一方面外商壓價,拿走了利潤;另一方面勞動力成本上漲也消化了這些利潤。”
順德紡織商會秘書長馮結芳透露,此次上調涉及順德紡織服裝業的產品很少,但她認為,出口退稅上調對前期下的單有用,對還沒下的單則收益被買家拿走。據悉,目前順德紡織服裝行業通過積極尋找新客戶、開拓新市場、轉變銷售模式等方式突圍。
葉中平認為:“出口退稅的提升,對出口企業是件好事,我估計退稅率不到17%的出口產品,若是非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非高耗能的,還會再提高出口退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