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是放棄一些現金的時候?
日期:2009-06-21 作者:管理員
該是放棄一些現金的時候?
葉中平2009.06.21
早前一朋友講,他年初交給投資公司500萬,剛共收回了800萬。他的投資顧問也收到了60萬獎金,但對要求再給1000萬,年底回收1500萬的目標不再接球了。另一朋友講,其從事廣州的二手樓交易于5月創了新高。我認為:這反映出有人出貨(不看好后市)也有人接貨(看好后市)。香港中原地產老板施永青講:這二個月其公司于大陸的交易傭金己超過香港??戳诉@些事,再加上A股已近2900,國內新樓盤交易也興旺,美股也大幅反彈,使全球經濟已走出低位的觀點成為主流。
但剛公布的我國5月份出口同比下降26.4%,進口下降25.2%,且PPI與CPI雙雙再度下降。這反映實體經濟還在水深火熱之中,制造業的產能過剩還是現實。而美國5月份的失業率從4月的8.9%升到9.4%,這代表600萬美國人失去工作機會 (這相當于中國3千萬人了,因中國人口是美國的5倍)。這些都體現了外需還在低位橫行,中國的出口制造業也未能增加工作崗位。
行文至此,出現一個關鍵詞“極度矛盾”。接下來的問題是:下半年的經濟發展如何?作為企業人堅持手持現金還是持物(如:房子、股票、原材料)?而一個核心是通脹會馬上到來嗎?
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指出:中國于明年上半年前不會出現通脹。近日媒體上出現不少不同的觀點,如:今天的經濟現象是去年四季及今年一季過度下跌的向上調整?還是體現了整體經濟已復蘇?即我們面臨通脹還是通縮結束的階段。
幾天前見一于順德經營鋼板生意的朋友,他回復我講:去年10月初你在媒體上講鋼材價要跌,今年的二季度已升10%,七月份都穩,之后就不看好了??磥韽氖聦嶓w經濟的企業人不少都持保守的觀點,因為認為樓市、股市在沒有好轉的實體經濟支持下是好不到哪里去的。于5月26日我一文《誰會在經濟預測中“跌眼鏡”》,今天的環境是全球政府都在加印鈔票,這新情況下,資產價值被推高,而實際需求未上升的景況,會否真的出現呢?而大量的貨幣推動資產,這就是企業人認為的通脹了,而這標準可能和國家公布的指標有不同著眼點。
雖然能知未來三天事已是神仙,但于今天的情況下持一些實物,即用去部分的現金,應是企業人的一種平衡的方法。今時的現金己不如去年十月那么為王了。
相關閱讀:
1、《誰會在經濟預測中“跌眼鏡”》,作者葉中平,寫于2009年5月16日,詳見/shownews.asp?id=1097
2、《黃金價升,現金還為王嗎?》,作者葉中平,寫于2009年2月11日,詳見:/shownews.asp?id=1072
3、《現金是皇帝》,作者葉中平,寫于2008年10月13日,詳見/shownews.asp?id=1047
4、《鋼材價格還要跌》,作者葉中平,寫于2008年9月12日,詳見/shownews.asp?id=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