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年1月20日] 南方都市報
南方都市報--城市建設 曰:擴還是不擴
只要參政議政的精神本質不變,兩會的形式或許可以如“圓桌會議”,有來有往,暢所欲言。
●出場
葉中平 區政協委員、區公共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
孫志恒 區政協委員、容桂公共決咨委主任委員
張克強 區政協委員、區第一人民醫院醫生
楊國強 區政協委員、執業律師
王基國 市人大代表、民進順德副主委
周成 區政協委員
順德總是不能集中精力去搞城市建設,總是東一榔頭,西一斧頭,一換領導就變樣,沒有花長時間去對打造中心城區。
——— 王基國
大城市,但保有濃濃的水鄉情,這是順德一直以來對自己的定位。
——— 孫志恒
旁白:談順德的城市建設繞不開東平新城。1月11日順德區委十一屆十一次全體會議期間,順德區委書記梁毅民在回應關于東平新城會不會成為佛山的第六個區時,曾明確給予否定。他同時透露,順德對東平新城建設的態度是:支持市委市政府規劃,但在建設過程中,屬于順德轄區的區域,應由順德政府組織推進。坊間傳言,在東平新城開發規劃上,目前佛山擬將鄰近東平新城區域的樂從、北滘、陳村也納入相關開發規劃中。
Q 據聞,位于樂從的東平新城可能擴容,而順德正在搞德勝河“一河兩岸”建設,東平新城會不會影響德勝河沿岸開發?
周成:東平新城如果行政已劃歸省,為什么還要將陳村、樂從、北滘也劃入規劃范圍內?但我估計,東平新城開發對德勝河一河兩岸的開發不會有太多影響,畢竟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從商業價值上看,東平新城既依賴于順德又依賴于禪城,所以商業利益或許會更勝“一河兩岸”。但從居住環境看,我認為“一河兩岸”優于東平新城。
葉中平:東平新城V S德勝河,說白了,就是城市核心之爭。但無論是德勝河,還是東平新城,我都不認為會是中心。我很認同“廣佛同城”這個概念,就是都市集群,順德緊鄰廣州,我認為順德的定位應依靠這個華南中心城市,在華南都市群這個區域內找好自己的位置,考慮好自己如何利用這個資源,而非把過多精力放在找“中心”上。
孫志恒:在原有中心城區改造舊城區一是擾民,二是成本比重新造新城區更高。所以,不管是現在的東平新城還是容桂新城,政府的規劃都是全局的。當商業區伴隨民眾逐漸轉移至新城區時,就逐漸把現有的城區邊緣化了。源于此,屆時,當老城區再向政府提出要求改造時,一不會擾民,二成本也會很小。
張克強:東平新城不會影響德勝河沿岸開發。順德有實力兩線作戰!這兩個項目可以滿足順德人民對幸福生活的要求。當然,前提是造價不要太貴!
楊國強:城市發展過程中,每個地區之間都存在競爭。發展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區域間協同合作,出臺綜合協調機制。一個項目是否好,取決于好的規章制度,總體的協調,以及規劃是否符合區域之間的共同設想。
●補白
規劃不是問題,關鍵是實施
杜鏡初(區委常委、區發展規劃和統計局局長):我們對東平新城核心區的規劃是認同的,只是在后續開發上要按照屬地推進、屬地管理的原則進行。“一河兩岸”是順德打造百萬人口、城市建設的核心區,將探索容桂和大良的融合發展,這也將提升順德城市化水平,今年就要啟動。因為存在不同的意見,東平新城的最終規劃還沒有定稿。東平新城是由市里統一規劃的,其實不管規劃到哪里都沒問題,關鍵是之后的操作和實施。
不應太糾結于土地問題
冼陽福(北滘鎮鎮長):目前關于北滘部分村居可能被納入東平新城尚未有正式的文件,不論上級有何想法,區域的發展始終是要趨向一體化的,否則,資源利用的效率會降低;而一體化發展,有利于地區間的互補、差異化發展。根據之前的規劃,東平新城的主要功能之一打造C BD,而北滘一向以工業制造為基礎,目前正全力打造宜居的小城。我認為,規劃應結合實際情況,體現兩個區域的優勢互補。佛山的未來規劃應當充分考慮北滘目前發展的現狀;北滘也會適度配合東平新城的擴張。規劃統籌協調,建設分頭推進,實現整體發展是件好事,能起到1加1大于2的作用。北滘的地方當然還是北滘的,不應當太過糾結于土地的問題,而應當把精力集中在具體的操作上。
●延伸
Q 順德被稱為最好的農村,最差的城市,你怎么看?
葉中平:我非常認同這種說法,城市建設確實是順德發展的短板。順德的制造業發展得很好,但城市規劃上卻太實在,過于實在,順德在城市規劃上的前瞻性遠比不上周邊如中山等的城市。這不是一個短期就能消除的難題。
孫志恒:大城市,保有濃濃的水鄉情——— 這是順德對自己的定位。
王基國:與行政體制改革一樣,省里對順德的城市建設也曾提出過很多希望。在這一點上,過去順德做得不夠,這與政府、市民的思維觀念不夠大氣有關。他們總是不能集中精力搞城市建設,總是東一榔頭,西一斧頭,一換領導就變樣,沒有長時間去對打造中心城區;行政資源的融合不夠,沒有形成合力,就像大良和容桂,本來說要多建一座橋相連,但始終沒有下文。
張克強:還是規劃難題。思想觀念太注重實干,生活方式太重視實用,是導致這個難題的根本原因。
楊國強:我認為,地方政府缺乏規劃理念,政府、群眾都缺乏城市化的眼光,這里所說的眼光,包括個人修養。過去,順德以制造業為先進行布局,忽略了城市服務產業的提高,因此出現了今天的局面。
Q 在德勝河兩岸有大量記錄順德老工業遺跡的建筑物。這些建筑應不應該保留?此前順德已有新城規劃,有人建議擬建新城的錢,不如投到民生更實在。
葉中平:大拆大建,會破壞集體記憶,今日的民眾,不一定認為高樓大廈才是最好的。德勝河兩岸大量記錄順德老工業遺跡的建筑物該不該保留,政府應該充分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
孫志恒:不應該保留,因為順德的土地資源有限。新城規劃與德勝河兩岸的工程并不會有沖突。因為改善民生環境的工程一旦建后,順德將會有全新面貌。相比把城市建設需要的資金用于救助弱勢群體,這樣更是顧全到整體市民的幸福。畢竟交通設施的便利,碧水藍天的景象,更是老百姓幸福生活的根源。
王基國:首先在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城市是一個大容器,需要從一個小口子突破,就像寫新聞一樣。兩岸遺跡應該被保留,關鍵是怎樣利用,要讓人感覺這是個懷舊的地方。保留并不是看投入了多少投入資金,而是靠創意。
張克強:這是一個偽命題!老工業遺跡不一定全部要保留。按這個思路,為保留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我們將沒有土地生活了。城市建設和社會福利也不完全是一對矛盾,以順德1900億G D P和政府在改革創新方面的傳統,都不能擺平城市建設和社會福利這兩件事,那其它城市豈不是更加“不掂”?!
統籌:南都記者 歐陽少偉
采寫:南都記者 陳宇 歐陽少偉
見習記者 何帆燕 何琳
攝影:南都記者 宋文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