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衣板遭反傾銷凸顯中小企業出口風險
日期:2003-09-08 作者:管理員
熨衣板遭反傾銷凸顯中小企業出口風險
發表日期:2003年9月8日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近日作出初裁,認為中國的熨衣板及部件進口已對美國產業構成了“實質性損害威脅”。在美國公司列舉的24家中國生產商和出口商名單中,1/3以上為廣東企業。在此次熨衣板反傾銷事件中,許多人奇怪,一是像熨衣板這樣的小產品怎么也會遭到打壓,二是對這種頻發的國際官司,我們的企業究竟有沒有應對能力?本報記者近日對此展開了追蹤。
據業內人士介紹,熨衣板企業間的競爭非常激烈,經過近幾年的大浪淘沙,目前國內的熨衣板已從最初的100多家剩下了十來家左右,此次美國起訴的24家企業中,其中真正的生產廠家不到一半,其它的都是出口商或代理商等。熨衣板雖然是小產品,但它同時也是歐美國家的生活必需品,我國年出口額約為兩三千萬美元。總體來看,熨衣板生產企業多為中小型企業,企業本身的應對能力和實力有限。 此次同時被列上傾銷名單的順德恒業和順德寶麗雅其實同屬一個企業集團,該企業年出口額為五六百萬美元,是涉案名單中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順德恒業目前已經聘請了美國律師開始應訴。公司負責跟進這一事件的負責人葉中平近日向記者表示,他們剛剛接到有關涉案的信息時,感到非常震驚。他們以為只有鋼鐵、家電、家具這些大宗產品才會引起別人的關注,但沒想到小小的熨衣板也會打國際官司。據他們估算,應訴后企業訴訟費用需要幾百萬元人民幣,這個數字與企業熨衣板的年出口額相比是個大數,況且應訴后也不一定就能勝訴。正是基于這種考慮,國內很多熨衣板企業沒有應訴。而恒業之所以選擇應訴,是因為企業的產品結構比較齊全,除了熨衣板外還有其它產品可以支撐打這個官司。而且恒業也考慮到,如果不應訴,會使美國的同行認為中國的中小型企業好欺負,這對正在拓展市場的中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來說絕非好事。即使輸了,也可以爭取年度復審,爭取把稅率降下來。 熨衣板事件當前還在繼續調查中,而通過這次事件,葉中平以及一些接受采訪的中小企業負責人也向本報表達了對反傾銷事件的一些感受。首先,國際反傾銷官司中針對一些中小行業、中小企業的案件以后會越來越多,因此從機制上來看,有企業提出,能不能成立一個中小企業民間基金會,一旦有中小企業遭到國外的反傾銷調查或其它官司,可以由這個基金會提供補貼,幫助企業到國際市場上去爭取應有的權益。其實現在很多中小企業一碰到反傾銷就退縮,并不是他們自身沒有保護意識,而是財力有限,單憑一家企業的實力根本無法與那些躲在暗處的國外大公司較量。此外,這個基金會還可以承擔一些信息搜集、資料反饋等類似行業協會的作用,譬如在此次熨衣板事件中,中國的涉案企業初聽覺得很奇怪,但事后一想,也并不是沒有先兆的,而是企業根本沒有想到要去提防。 再是從企業本身來看,出口企業也要注意市場平衡問題,不要把所有的業務放進一個籃子里,光打一個市場。否則,這個市場只要出一點問題,對企業來說就是滅頂之災。以恒業為例,他們的市場分布比較平均,所以美國市場現在出現問題,他們可以通過其他市場的出口來支持美國的官司。另外,對中國的出口企業來說,最好通過行業的協調,不要爭著去擠一個市場,同樣以熨衣板為例,有資料顯示,中國的熨衣板出口近幾年一直在美國保持著較高幅度的增長;而美國在激烈的競爭中僅剩的三家熨衣板生產企業,現在有兩家搬到墨西哥,本地僅余一家。這種“趕盡殺絕”的架勢非常容易招致反傾銷官司。 此外,從國際貿易的發展趨勢來看,產業無論大小只要是科技含量不高、屬于勞動密集型,都是反傾銷調查的高發區。規避風險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產品的創新性,增加技術含量,從而走出惡性價格競爭的怪圈,更好地占領國際市場。 |